绿绘民生!中铁十七局磁窑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竣工
      时间:2025-04-28  点击量:   
【字体:

 近日,中铁十七局承建的磁窑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全面竣工落成。沿河两岸焕发勃勃生机,为当地人民群众增添城市绿景。



中铁十七局承建磁窑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(文水段)项目全长26.5公里,流经5个乡镇、22个行政村,流域面积367.6平方公里,涵盖提升泵站建设、污水管道铺设、渠道清淤疏通与土地平整等工程内容。



项目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域内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,构建起集生态修复、农业转型、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新样板,促进当地农业、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。



磁窑河是山西省文水县一条主要退水河道,流经西城乡、南武乡等乡镇20多个村庄。长期以来,因沿线村庄大量屠宰、养殖废水直排入河,造成磁窑河污染严重超标,黑臭水体令沿岸群众苦不堪言。




项目开工以来,建设者通过构建生态缓冲带、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等措施,显著改善了水体质量,同时极大减轻了汛期排洪对汾河干流造成的冲击压力。在“支流治理+干流防护”的紧密联动下,河水从“黑脏臭”到“清净美”华丽蜕变,绘就了“一泓清水入黄河”的生态画卷。



面对流域内复杂的农业源污染难题,项目创新构建“立体截污+生态修复”治理体系,通过铺设12公里智慧管网、升级9座智能泵站,实现日处理雨污5000立方米,破解了养殖排污、农灌回水、雨洪混流等治理困局。



为降低雨季对施工影响,项目根据实时气候灵活调整施工方案,依托BIM技术模拟优化50余处施工节点,“三班轮替”不间断施工。经过60天持续奋战,高效完成8.6万立方米河道清淤,构建了17处阶梯式生态护坡,精心栽植2300株油松、侧柏等,筑起沿河生态绿色屏障。



水体氨氮指标大幅下降76%、透明度提升3倍、3.8万亩良田用上了放心水、5.2万居民喝上了安全水……春日漫步磁窑河畔,白鹭在水面翩翩起舞,生态林带随风摇曳生姿,当地村民在焕然一新的亲水平台上惬意游览,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。



  治水工程,更是连心工程。项目采取“政府主导+央企实施+村民参与”的合作模式,不仅通过施工建设解决污染顽疾,同时在潜移默化的科普宣传中,带动沿岸群众的环保意识。如今,当地20多个行政村纷纷成立了护河志愿队,常态化开展巡河护绿行动,共同守护家乡的碧水清波。

(中铁十七局 供稿)